常常有人在討論區說:搞賽車的一定要參加過什麼大大小小的比賽,並且看不起那些沒有參加過比賽的車壇人士。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Flavio Briatore 從 Benetton 集團的成衣部經理進入 F1 車壇,從來沒有摸過 F1 的方向盤但是與 B.Ecclestone 稱兄道弟。呼風喚雨的時候曾經同時持有3支 F1 車隊的股份,落魄的時候也拿到了 Supertech 引擎的代理權、同時兼任 G.Fisichella 及 J.Trulli 的經紀人。
下面要談的 David Richards 雖然在20年前是 WRC 的世界冠軍,但是讓他繼續在這一行混的卻不是他的駕駛技術,而是他獨到的管理能力與市場眼光。這一次 Richards 捲土重來,我們好奇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有人捲土重來、就表示有人靜靜離去,這次輪到的是 Craig Pollock。三年來他日夜不停的努力,總算將 BAR 車隊帶領到 F1 中游的隊伍,同時力抗對這支車隊虎視眈眈的 Adrian Reynard,沒想到現在卻是他離開的時候!
推動這重大人事變化的就是 BAR 車隊最大金主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煙草公司,該集團的主席 Kenneth Clarke 忍耐了3年,現在終於受不了了。這次他找來了已經與 BAT 合作20多年的 Richard,希望「換人做作看」可以帶來新人新氣象。
Richard 與 BAT 旗下的煙草公司有超過20年的淵源,1981年他拿下了 WRC 世界冠軍的時候就是駕駛 Rothmans 煙草贊助的 Ford Escort 賽車。1985年 Richard 創立 Prodrive 公司之後一直與 Rothmans 在房車與 Rally 比賽緊密地合作,1992年更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Prodrive 與 BAT 旗下的 555 煙草公司加上 Subaru 車廠攜手合作挑戰 WRC!之後就是大家熟悉的光榮歷史(SD:1995-1998年的冠軍車隊),這項合作一直持續到1998年年底 BAT 進軍 F1 比賽之後才結束。
令人最感到好奇的是 Richard 的下一步是什麼?一般相信原本由 Pollock 持有的35% BAR 車隊股份已經賣給 Richard 及他擁有的 Prodrive 公司(不然他不會離開 WRC,另外 Reynard 、Rick Gorne 和 Jacques Villeneuve 擁有的15%股份遲早也會賣給 Richard(未來 Villeneuve 留在這支隊伍的機會微乎其微),最後 BAR 車隊的持股狀況將會是 BAT 及 Richard 各持有一半的股份。
有趣的還在後面,BAT 遲早要離開 F1 賽道(SD:F1 允許煙商贊助最遲到2006年),未來接下另外50%股份的會是誰?有沒有可能是目前正擁有25%的 Subaru 車廠股份的 GM 公司?(Subaru 車廠仍然繼續和 Prodrive 擴大未來合作的計畫),亦或是任何一家與 Richard 有良好關係的車廠?(有可能是 Honda 嗎?)
另外 Pollock 的離去也解釋了一個謎,過去幾個月 Pollock 一直對媒體要求 Honda 以「實質的資金」加入 BAR 車隊。如果 Honda 的資金進來,稀釋了 BAT 煙草的影響力,那麼 Pollock 是不是有機會繼續留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也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
SD:現在知道了吧,F1 不只是大家在電視上所看到的那樣,就只是開著車車繞圈子而已......